主打「最能幫年輕人存到錢的銀行」,台新Richart數位帳戶以新臺幣高利活存成功佔領年輕族群市場,成為臺灣市佔率最高的數位帳戶;之後更陸續結合「換匯」、「保險」、「投資理財」等功能,其中在投資理財的部分,為了讓年輕人投資無負擔,Richart讓投資無門檻,最低只要10元就可投資基金、ETF連結基金,近來又新增美股功能,只要開立Richart數位帳戶及信託帳戶就可輕鬆投資美股,本篇Money101就帶你看看如何用 Richart 煉金。

1股即可申購 輕鬆當知名企業股東

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,許多世界級的公司和全球最賺錢的企業,不是來自美國,就是於美股市場中掛牌交易,透過投資美股,可以直接投資該品牌,而且投資美股沒有想像中那麼難。目前臺灣投資人想投資美股,主要透過兩種管道,分別是「券商複委託」以及「海外券商」,不過現在只要透過Richart數位帳戶,不用另外開立複委託帳戶以及出入金帳戶,只要開立 Richart 數位銀行帳戶及信託帳戶,就可開始申購美股囉。

投資前要先填寫一份投資風險屬性評量,符合風險層級才可進行申購適合的美股或美國ETF。目前Richart提供超過70檔美股、20檔ETF,包含Apple、Facebook、GOOGLE、亞馬遜公司、Tesla、Netflix Inc、耐吉公司….等熱門標的,最低買賣單位為「1股」,若怕買在高點或是不知道什麼時候進場,也可申購「定期定股」以分散投資風險,同時還可以設定獲利/停損通知點,當前一天的收盤價觸及設定價位時,就會跳出通知。此外,透過Richart申購美股不需額外支付贖回手續費,費用收取超透明。

舉例來說,小明很看好Tesla未來的發展,但不知道現在進場好不好,於是他決定每個月申購Tesla的股票1股,假設扣款日前一天的收盤價為840美元,圈存金額為前一天的收盤價的110%,也就是924美元(840X1股X110%),再加上手續費26美元(840X1.35%=11.34 ,未達26美元以26美元計價),買一股特斯拉需要950美元,換成新臺幣大約是26,600元。

警語:投資人於投資前應確保已完全瞭解投資風險。做成任何投資決定前,投資人應確保其已完全瞭解予本投資商品相關之風險,並於認為必要時,尋求專業意見。

銅板投資門檻低 最低10元就能買基金

除了美股,開立Richart數位帳戶後,也可以投資基金!Richart在基金的部分提供3大類投資標的,分別是最低10元/1美元就能投資的「銅板基金」、100元/5美元的「百元基金」以及500元起的「ETF連結基金」,若是買美元計價的基金可用美元扣款,申購贖回時就不會受匯率影響,再搭配基金申購手續費2折、最低0元的優惠,對小資族而言,不僅入場門檻低、買賣也更為便利。

如果不知道該如何選投資標的也不用擔心,Richart「理查選」功能會自動依照你的風險承受度及市場狀況,提供適合的投資組合,再搭配投資觀點及歷史績效,讓你一次掌握投資關鍵資訊。申購後也會持續監控市場,如果市場發生變動需要調整時,Richart就會跳出通知,並提供建議的調整項目,讓投資組合保持在合適的風險承受範圍內。

如果對投資已經有點研究,也可以自己配置投資組合,或是參考熱門基金排行榜,Richart 會幫你整理近30天熱銷前三名、近1年高報酬以及近30天大單基金,每個投資組合可以自行設定名稱。不論你是自己選還是理查選,兩者都有停利停損通知;另外,定期定額在扣款的選擇也很有彈性,天天都能選,不用受限銀行指定的扣款日。

警語:基金投資具投資風險,投資人申購前應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。

設定到價通知 掌握外匯投資最佳時機

投資想賺錢,除了挑選好的標的外,成本也是決定成敗的關鍵。投資美股以及美元計價的基金,能在美元相對低檔的時候換,自然是降低成本的關鍵之一,但匯率隨時都在變動,怎麼樣才能換到自己心目中的最佳匯率呢?其實很簡單,Richart數位帳戶有「到價通知」的功能,設定你想要的買賣外幣到價通知,當匯率觸及到設定的價格,Richart 會立即通知你,若綁定Richart LINE官方帳號,還可開啟近 7 天及 30 天最低價通知唷!

總結上述,可以發現Richart數位帳戶結合「換匯」、「保險」、「投資理財」等功能,致力將數位金融服務整合為一站式平台,尤其在「投資理財」的部分,只要開立一個帳戶,就可以輕鬆投資美股、基金,再加上新臺幣高利活存,每分錢Richart都幫你照顧好!還沒有Richart數位帳戶嗎?還不趕快手刀開戶,只要在2021年12月31日前,輸入專屬代碼「Money2021016」成功開戶並首次登入Richart APP,就可享有NT$100回饋喔。

註:匯率優惠活動至 2021/12/31
註:其他幣別 (牌告-中價)X 40%
註:優惠匯率以實際交易時系統顯示內容為準

警語:承作外幣存款須承擔匯兌風險且如涉及幣別轉換可能有匯兌損失,申請人應審慎考量評估,自行決定是否承作。

icon_BackToTop